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,提升学院教师利用多模态大模型进行教学技能的提升,3月21日,学院开展了“多模态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师教学与学科建设——基于Deepseek等多模型的操作范式”为主题的AI教学技能培训活动。学院20余名骨干教师参与了培训。

本次培训以线上方式进行,天津大学王梅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汪晓东教授分别以题为《Deepseek赋能智慧教学:AI助手驱动的高校教学革新》和《如何认知、驾驭和超越Deepseek--AI赋能教学的几点思考》进行了培训。两位教授围绕多模态大模型的基本原理、应用场景、操作范式等内容结合Deepseek等主流模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,通过案例分析、实操演练等方式,帮助参训教师快速掌握多模态大模型在教学和教研中的应用技巧。
参训教师纷纷表示,该次培训“既具前瞻性又贴近实际需求”,内容丰富、实用性强,不仅拓宽了视野,更新了理念,增强了对多模态大模型教学的理解,更掌握了将多模态大模型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的技能,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。
此次培训为教师提供了技术赋能,也为学院推进“新工科”建设、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推进AI与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,助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,推动教育数字化的前瞻性布局,为学院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图:刘文博 杨琼 文:范追追 编辑:王世民 审核:郑汝东